11日,记者从青岛市渔业部门获悉,青岛管辖海域的浒苔覆盖面积降至7平方公里,绿潮分布面积逐渐减少。青岛市浒苔灾害应急指挥部于当日解除海洋大型藻类(浒苔)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预案Ⅳ级应急响应程序。
11日下午,记者在第六海水浴场看到,岸边堆了一些浒苔,有的已经装包。“今天有些零星的浒苔漂到岸上来,还有一片聚集在浴场西侧没有到岸。”六浴管理处主任韩培金说,连续一个星期来,到达浴场的浒苔量已经不大,每天清理出的不到一车。而在7月中下旬,六浴每天要清理四五十车浒苔。
记者随后来到石老人海水浴场,这里也只有零星浒苔,海面上基本看不见浒苔的影子。
根据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8月10日监测资料综合分析,在青岛管辖海域,绿潮覆盖面积约7平方公里,分布面积约575平方公里,已在逐渐减少。
据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藻类研究方向的王广策教授介绍,进入8月份后,浒苔开始进入衰退期。“主要是现在的水温不再适合浒苔继续生长、繁殖了。目前,青岛海域的浒苔面积明显减少,对环境影响也减小了。”王广策说。
记者从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按照《青岛市海洋大型藻类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预案》,青岛市浒苔灾害应急指挥部于11日解除了青岛市海洋大型藻类(浒苔)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预案Ⅳ级应急响应程序。
据了解,今年6月15日,浒苔绿潮抵达青岛外海。7月6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针对青岛浒苔灾害,发出Ⅲ级黄色警报。至7月9月,青岛过半海域遭浒苔入侵,覆盖面积达412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