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助推应急管理创新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10  查看次数:591

    一座城市的平安和谐,在于管理者深谋远虑的忧患意识;检验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试金石”,则在于它能否迅速、高效、富于智慧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2007年3月4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突然来袭,这是对沈阳应急管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大灾面前,市委、市政府果断启动应急预案,先后以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名义,迅速制定了动员社会力量清理积雪、快速疏导交通、组织车辆运行、学校临时放假、社会错时上班、积极稳定物价等一系列措施。全体市民及驻沈部队众志成城抗击暴风雪,城建、公安、交通、卫生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通力合作、攻坚克难,将冰雪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城市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转,市民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取得了抗击暴风雪灾害的全面胜利。

  沈阳应急管理体系通过了应对百年暴风雪的考验。但是市委、市政府深知,在城市快速发展及升级转型之际,沈阳不仅面临着各种灾害与风险的威胁,同时也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降低风险,沈阳跨越式发展的脚步才能更加坚定有力。

  2006年5月,沈阳市组建了应急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各地区、各部门也相应组建了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和办事机构。市政府聘请29名知名专家组建了应急管理智囊团。建立了公共安全、防汛抗旱、公共卫生、消防、地质、地震、气象灾害、安全生产等24个专业专项指挥部,形成了覆盖全域、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大应急管理体系,为打造具有北方特色的“平安沈阳”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总体要求,市政府及时制定并实施了《沈阳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形成了总体应急预案与专项、部门及基层应急预案相配套的应急预案体系。内容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诸多领域,已基本覆盖常见的各类突发事件。同时,公安消防、城建、环保、交通、卫生、供电、供水、供气等各相关部门经常开展各类应急演练,不断锻炼救援队伍的应急响应及联动处置能力。

  为提高科学处置水平,沈阳市从2005年便开始着手建设高科技、复合式的应急指挥中心,整合各方资源,打造集固定和移动指挥场所、联动处置、综合研判、卫星定位、视频会议、警报鸣放、电子政务办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能型平台,实现与国务院、省政府以及全市各地区、各专项指挥部的互通互联,成为沈阳处置各类事故与灾难的“神经枢纽”。同时按照“专兼结合、平战结合、军地结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沈阳市组建了以公安、消防、武警、预备役民兵为骨干力量,以环保、安监、地震、医疗救治、抢险抢修、供电、煤气、水务、通信保障等各专业救援处置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业专兼职人员和应急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形成了应急抢险救援强大的保障体系。

  应急管理最终体现在整体合力。近几年,沈阳市着重加强了安监、卫生、林业、水利、气象、环境、地质等灾害、事故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预测预警能力明显提升;着重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及装备建设,其公安消防、城市防汛、排水、危化品处置等装备明显改善。着重加强应急财政投入,一些公共安全隐患得到及时解决。以市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强化科技应急,重点加强对应急管理干部的培训。实行日常管理调度和绩效考评相结合,保证应急系统始终处于高效运转状态,做到有急必应。目前,沈阳市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在参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报告及时准确,应急调度快速联动,应急处置保障有力,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不断增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应急管理网络已经形成。

  应急管理建设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参与。近年来,沈阳市不断加强应急教育宣传,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的沈阳人了解、支持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目前,全市已拥有万名应急志愿者,未来将实现每万人中有100名志愿者,全民参与,努力为建设“五个沈阳”创造和谐安全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