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切实促进家庭和谐幸福”,是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全面加强人口工作、重点抓好落实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现阶段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发展能力,育龄妇女有着独特的角色和作用,女性特有的世代传承的管家理家的组织能力禀赋,在发展家庭经济中处理人际关系和市场关系的协调能力禀赋,以及女性特有的责任能力禀赋,柔韧性禀赋等,对加快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有至关重要作用。
一、女性的组织能力禀赋与家庭能力建设
在人类发展的诸多历史阶段,女性作为家庭生产的主要劳动者以及管理者,积淀形成了世代传承的管理组织能力的禀赋,如调动家庭成员能动性创造性的能力,合理安排家庭分工以及分配支出的能力等等。早在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女性就是家庭和氏族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在原始社会,男子外出狩猎,家庭采集食物乃至发展到后期的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等,都是女性家长管理。在其后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的经济管理职能虽然较大部分地让位于男性,但在协调家庭成员关系,缓解家庭矛盾和冲突,包括协调与处理邻里之间关系等方面,仍然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功能并发挥作用。这一时期,女人“主内”与男人“主外”有了明确划分,女人在“主内”方面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经验。即使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礼教中,也不排斥女性“主内”的管理职能。
女性特有的管家理家的组织能力禀赋,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批向城镇转移、农村女性承担更多农业经济重任的现状下,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尤其是计划生育家庭,更好地发挥育龄妇女的组织能力禀赋,给她们更多的发展平台和发展项目,是加快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女性的协调能力禀赋与家庭能力建设
女性特有的感受力、感染力、语言表达能力、不怕挫折的耐受力,以及迂回和间接斡旋的沟通方式,和不厌其烦劝解说服别人的秉性,这些禀赋使得女性在协调人际关系和协调多项事务中具有男性不可比拟的能力优势。
①在直觉方面,母性的天性使女性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观察力,往往能捕捉到男性感觉不到的信息,甚至是下意识的信息。②在语言方面,女性具有较好的天赋,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强于男性,能更加自如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③在行为方式上,女性更倾向于“间接方式”,她们往往能超越狭隘的价值底线,在“关系”中发现价值。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和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日益提升的趋势下,女性作为家庭经济代言人对外联系的成分日愈加重,因此,女性特有的协调能力禀赋和在市场经济中迂回和间接斡旋的沟通方式,以及不厌其烦劝解说服别人的秉性,使女性在家庭经济对外联系和发展上常常有超出男性的优势。
三、女性的责任能力禀赋与家庭能力建设
由于女性特有的生育特征,女性被赋予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照料老人等诸多家庭角色,无论做女儿,还是做妻子、做母亲,做儿媳,都要求女性在照料家庭成员衣食住行以及家庭消费日常开支等方面都具有极强的责任心。责任心的禀赋在女人从社会认知及角色认知开始,即被家庭和社会赋予,直至她们垂暮之年。古往今来,对孩子养育的责任心,对家庭成员衣食住行的责任心,养成女性的责任心禀赋均胜于男性。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场合发现这样的现象 女性在管理活动中的创新力分数也许不高,但在责任感方面的表现却尤为突出。这要归功于女性所承担的其他角色所带来的经验转移。
在现阶段,要加快提升计划生育家庭的“优生优育能力”、“健康发展能力”、“计划生育家庭养老能力”、“社会保障能力”、“生产发展能力”、“教育发展能力”、“生活发展能力”等多种发展能力,重视和开发育龄妇女潜在的责任能力禀赋,在实施各种项目和“能力工程”培训中给她们压担子、下指标,多方位激活她们潜在的能力禀赋,是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上台阶上水平的关键环节。
四、女性的柔韧性能力禀赋与家庭能力建设
国内外许多管理学研究者认为,女性拥有的特殊的细腻、温柔的气质特点,是女性在管理活动中展现自己长处的重要品质。纵观社会发展史,男人的刚劲有时反而会成为他们的弱点,而女子的柔和有时则可能会变成她们的力量。女性管理者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完成男性管理者所不能完成的事业。女性的韧性较强,在逆境中表现坚强。在耐力方面,长期处于弱势的地位使女性养成了坚忍的好习性。这些禀赋,十分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在开发家庭发展能力过程中进行创业并滋养经受挫折的能力。
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生产发展能力、生活发展能力以及家庭养老能力,需要有不怕挫折的开拓探索精神,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许多家庭功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失能,修复、建构和开发新的家庭功能,在现阶段计划生育家庭能力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女性的柔韧性禀赋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开发家庭新的能力和功能中也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