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8-11  查看次数:1290

加强应急管理建设,是积极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按照加速、提升、创新、增效的要求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更是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保障。

形成纵横交错的网格监管格局。加强应急管理,要切实发挥起现代科技设备的综合调度能力,使监管范围能够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网格化监管格局。崂山区投资870万元,整合各部门专业指挥系统和城市各种应急服务资源,打造有机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截至目前,风景区、公安、海洋、农林、执法等部门的155路信号已顺利接入区应急指挥中心,视频信号涵盖了全区主要道路、重点区域。利用便携式移动小平台,将事故现场图像、雨水、气象等数据信息及时传回指挥中心,保证可视区域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为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现场实况。

形成渠道畅通的信息报送格局。要切实畅通信息报送渠道,有效汇总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形成反应灵敏、处置高效的工作格局。规范突发事件报告工作。根据《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置规程》,不断完善信息报告和处置制度,严格执行突发事件报送标准,规范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工作程序、时限要求等内容。2011年,按照高度敏感、注重关联、超前谋划、及时响应的原则,崂山区共接报突发事件88起,切实发挥了信息报告的中枢作用。强化全区应急值守工作。实行专人值班制度和节假日区领导带班制度。非值班期间,政务值班人员参与应急办日常工作,熟悉应急管理业务知识,确保应急管理与政务值班工作有效衔接,保证了各项突发事件及时妥善处置。发挥800M终端通讯作用。在全区各应急业务单位共配备103部800M手机的基础上,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又为重点单位、重点部门、重点人员增配了39部,逐步建立起了以800M为主的数字集群应急指挥通信专网。保证了突发事件信息来源准确、快捷、全面。

形成氛围浓厚的宣传教育格局。增强应急培训力度。通过采用专家讲座、举办短训班或专题研讨班等形式,分批次邀请市委总值班室、市政府应急办领导,联合红十字会等单位对全区应急管理网络单位的分管领导及应急联络员进行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拓展应急宣传渠道。依托崂山政务网建立完善了应急管理专栏,定期上传应急管理信息,及时更新应急管理动态,积极宣传应急管理知识,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宣教培训活动,增强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

形成反应灵敏的预警防范格局。对于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处置的好坏,往往决定损失大小和成本的高低。崂山区一直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应急处置原则,在积极畅通信息渠道,严格信息报送管理的同时,着力抓好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预测工作,确保全区的突发事件早发现,早反应,早处置。将预警预测工作常态化。组织有关部门针对全区公共安全面临的形势、灾害发展趋势及成因,实行月研究、季分析、年评估,提出主要对策措施并监督实施;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之前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综合、专项突发事件预警预测工作,及时针对各类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整治,加大督查力度,细化防范措施。将风险评估工作科学化。《青岛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下发以来,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遵照执行,对辖区内涉及房屋征迁及安置、土地征用等可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因素进行超前预测和评估,制定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

形成坚强有力的应急体系格局。完善预案演练,夯实应急工作基础。全区各级目前共统计在册预案1692个,包括1个总体预案,51个区级专项预案、27个部门预案,50个街道级预案,1563个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预案,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别。根据《青岛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有关要求,严格规范预案编制发布程序,定期组织修编,切实加强各级各类预案的有效衔接,不断规范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健全组织体系,提高应急思想认识。区委、区政府将应急管理工作作为促发展、保稳定的大事、要事来抓,区政府主要领导经常亲自过问、亲自安排、亲自部署应急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应急管理工作,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区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应急工作流程。制订了《崂山区突发事件信息接报及处置工作规程》、《关于印发区政府领导赴现场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流程的通知》等制度文件,规范指导具体工作。根据《青岛市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和《青岛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工作,健全完善了应急物资、救援队伍及应急管理专家的各项管理制度,并依托崂山区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对涉及的数据统筹管理,为紧急情况下的科学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