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学的避孕狠招值得中国镜鉴?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范子军  发布时间:2012-10-31  查看次数:850

性开放使未成年少女怀孕成为西方社会的难题。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难题,英国多所学校使出狠招,在家长和学生均不知情的情况下,向13岁以上女生注射避孕针或皮下植入避孕胶囊,使近万名少女被动避孕。此举引发了英国社会,尤其是家长的一片批评,但英国卫生部门则称,获得性健康医疗服务是未成年人的权力。(10月29日环球时报)

不能不叹服英国人有才,为破解少女未成年少女怀孕高发难题,采取偷打避孕针和植入避孕胶囊等办法,以免除因此而带来的种种困扰,并试图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当然,此举终究不够阳光,属于私下偷偷摸摸进行的,不但会遭到家长的质疑和批评,而且一旦成为公开的秘密,不可避免地会助长未成年少女的性泛滥。

学校偷打避孕针和偷植避免胶囊,之所以得到政府的默许甚至鼓励,显然是因为西方国家的性开放过了头、越来越失控,未成年少女怀孕已经成为一个令校方和政府无计可施的社会问题,由于这一做法本身不阳光,更不啻是一种变相纵欲的措施,也难免会给少女们的心理、生理带来负面影响,就不能不令人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产生忧虑。

虽说这不过是西方世界的“故事”,作为远隔重洋的中国却显然不能置身事外。大家都清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西方性开放的观念也给国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而诱发性自由、性接触提前等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人甚至称个别群体比西方还要开放,中学生、小学生存在的性行为越来越多见,未成年妈妈不乏其人,更发生了未婚母亲丢弃、溺死婴儿等悲剧。

英国中学的避孕狠招无疑很值得中国镜鉴。一方面要加强青少年性教育,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人生观,遏制、减少婚前性行为的发生,不能等发展到像英国等西方国家这种不可收拾的地步,才去重视;另一方面,英国卫生部长鲍特的一番话对我们也不无启示,“16岁以下的年轻人可以合法且保密地接受避孕、性卫生服务和建议。但是,医疗专业人士必须鼓励年轻人与父母交流自己的性健康问题。”对青少年性教育、性干预,政府不应羞羞涩涩,而必须表现出应有的果断、智慧和作为。

与此同时,净化社会环境,加强行为引导,特别是对一味鼓吹性开放、性自由思潮和涉性信息传播等,有必要从源头上加以治理,努力给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干净的成长环境,防止盲目模仿、崇拜西方性观念而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伤害,这一点政府和社会各方都应该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