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
信息铺天盖地,真真假假
产后妈妈忧心忡忡
“月子”坐得也是焦虑不安
别慌,省妇幼妇女保健专家
在这里解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医生权威问答:
疫情期间,产妇发热怎么办?
一、体温达到多少称为发热?
答:生理情况下,体温会有一定的波动,一般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测量方法不同,体温也有所差异。如发现体温升高,可以间隔10分钟再行复测,如果两次口腔温度≥37.3℃或腋下、额部温度>37℃或直肠温度、耳温>37.7℃时,即为发热。
二、产妇发热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产妇发热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有急性乳腺炎、生殖道感染等,也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栓静脉炎等原因造成。目前阶段,一定要排除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此外,产妇在产后10天内也可能因产程中疲劳、体液丢失等,体温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8℃(口腔温度)。
三、 产妇没去过疫区也会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答:会的,有时会通过接触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而发生感染。因此,特殊时期,产妇居家休养时,一定要避免外人拜访,也要避免家人外出去人多聚集地方。回忆自己及家人在产前、产后一段时间内,有无疫区旅行史、居住史,有没有与发热病人密切接触,逐项排查有没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
四、产妇只有发热,没有其他症状需要去医院吗?
答:如果产妇只有发热,无其他症状,即使14天内没有疫区旅行史、居住史,没有与发热病人密切接触史,也应立即与辖区内产后访视人员联系,及时到辖区内指定机构的发热门诊,进一步排查。
五、 产妇如果没有发热,有疫区居住史或发热病人接触史,怎么办?
答:这种情况一定联系产后访视人员,产妇、新生儿分别居家或至指定场所进行隔离观察,新生儿需要单独专人护理,观察期间需同时密切关注产妇和新生儿体温和有无异常情况。
六、产妇在隔离观察过程中需注意哪些?
答:需严密监测体温,注意有无干咳、咽痛等呼吸道症状,也要注意有无乏力、精神差、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少食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等非呼吸系统症状,一旦出现,不要惊慌,立即与产后访视人员联系,准确告知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到辖区内指定医院就医。
七、产妇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确诊后未痊愈者,可以母乳喂养吗?
答:此时应暂停母乳喂养。症状轻者,需挤乳,保持乳汁通畅;如果是确诊病例,病情较重,建议回乳治疗。新生儿建议隔离10-14天,并密切观察新生儿状况。此期间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均应及时就医。
八、产后发热、乳胀就是乳腺炎吗?
答:不一定。产后3~4天会出现单纯乳胀的泌乳热,大约37.8~39℃,可持续4~16小时后体温下降,属于生理现象。可以通过增加哺乳次数,或手法挤汁、借助吸乳器吸出乳汁等,泌乳通畅后,乳胀、发热会逐渐好转。如果处理后,症状无好转,需来医院进一步处理。
九、 产后发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产后出现发热后,出现以下一些症状,经自行处理效果不好,需立即到医院就诊,及时治疗:
1、发热、乳胀、乳房痛,乳房局部皮肤发红,经勤吸吮、挤奶后无好转,疼痛加重,有急性乳腺炎的可能。
2、发热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是常见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时不易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相鉴别,目前阶段,需到指定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进一步检查、治疗。
3、发热伴有腹痛、恶露增多、有臭味等,提示生殖道感染可能,需到医院就诊。
4、发热合并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可适当多饮水,如观察无好转趋势,需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5、产后1-2周,出现寒战、高热、一侧腿痛、水肿,出现这些情况需到医院就诊。
温馨提示
1、疫情期间,产后妈妈如无特殊情况,“产后42天检查”可以延迟半月。
2、妇保科门诊电话:68308631。
来源: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https://mp.weixin.qq.com/s/gQc-Vs7j60siR-b4plUL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