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间,我感觉焦虑、抑郁,这正常吗?
答:在灾害面前,我们的悲伤和焦虑都是合理的。一边为别人的悲伤而难过,一边希望自己能做些什么。在疫情的冲击下,普通人包括孕产妇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是正常也是可以接受的,没有必要过度担心。
二、怎么知道目前的情绪是否对我产生巨大的影响?
答:当负面情绪扰乱正常生活,比如出现失眠、作息异常、记忆力下降、头晕胸闷、情绪激动、无法正常工作、经常哭泣、身体各种不适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去主动做些事情,分散注意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了。
三、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哪些方式可以调整情绪?
答:可以尝试一下以下几种方式,看哪种更适合自己:
1. 合理安排生活,规律作息、饮食:回顾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活动是否较少,而每天睡眠多于8小时,长时间看手机?给自己一个大致规律的日程表,比如每天在家走一走,做一些运动,完成一些家务、学习等。规律的生活,是稳定情绪的一个重要依托。
2. 专注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是过去长期想做但是没有时间做的,比如学习正念,给将要出生的孩子做手帐、织毛衣,学习烘焙等。根据自己的情况列一个愿望清单,列出那些能让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情,一件一件去完成。把注意力更多的转化为一个个具体可行的计划。
3. 每天安排1-2小时的家庭娱乐时间:可以一起玩游戏、打牌、在电视或投影上看电影。
4. 进行一些温和的锻炼:一定注意量力而行,从低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运动中,一旦出现下腹部不适,立即停止运动,休息观察。
5. 减少信息过载:适当的控制接受信息的时间,比如固定订阅几个靠谱的平台新闻,除此之外,没有必要什么信息都看。先照顾好自己,才有可能照顾他人、照顾好肚子里的宝宝。
6. 了解自我,接受自我:思考,与外界隔离的孤独会逼着自己直面内心,这恰恰是在这个繁忙的社会节奏中很少有机会做的,在刚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无聊,不舒服甚至惶恐害怕,但是当这些烦躁到达顶点慢慢降落下来,不妨停下来面对自己的内心,听听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也是一个获得自我、了解自我、成长的绝佳机会,而这种成长也会帮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妈妈。另外,当这种烦躁到达顶点的时候,甚至可以用一些不伤害自己方式发泄一下,比如大哭、大喊大叫、摔枕头等,只要不伤害自己和别人,怎么都可以,发泄之后,会逐渐接受现实。接受自己必须呆在家中这件事,接受此时此地此刻,可以安静的坐着,也可以忙碌,甚至可以焦虑,让想法和情绪自由的进入大脑中,停留再出去,不要去做任何评判,只是尝试者接受目前的状态。慢慢的,情绪就不会再淹没你,而是和你共存。
7. 接受恐惧:作为生命,对死亡的恐惧是永恒的、合理的,害怕自己失去生命,也害怕别人失去生命,甚至担心那个没出世的宝宝失去生命。死亡,作为最原始恐惧,喧嚣的日常生活把它压在了深深的潜意识里,现在世界都停下来了,你不得不面对它。如果可以,允许它存在,就像没有办法不去想象一只粉红色大象,也没有办法命令自己不去恐惧。世界上没有战胜恐惧的特效方法,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和各种恐惧和平共处。尝试去理解自己,尝试去命名和接纳自己的情绪,接受我们作为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人类所承载的对于死亡的记忆和恐惧,先接受自己的恐惧,再慢慢把恐惧转化成对此时此地此刻的拥抱。
8. 心理减压练习:孕产期是女性心身变化的巨大时期,准妈妈们和新妈妈们原本就会面临着很多与怀孕分娩相关的压力,而在抗击新冠肺炎这个特殊时期,也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压力和担忧,因此,大家可以在家里尝试进行心理减压练习,降低焦虑、减少抑郁、缓解压力,提升心身免疫能力,降低分娩恐惧、促进自然分娩,提高母婴依恋和夫妻关系,帮助待产父母发展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面对改变和挑战时更有弹性和韧性。
(中国疾控中心夫妇幼保健中心免费提供)
四、家人能为孕产妇做些什么呢?
答: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 减少外出。家人用自己的行动响应国家的号召,减少不必要的与人接触,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家庭,特别是孕产妇的安全,让孕产妇在有一个安定的现实环境,减少孕产妇的担心。
2. 用心陪伴。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一切热闹非凡的娱乐都停止了,但不幸中的一点幸运是,这恰恰也是家人能给孕产妇最多陪伴的时候。夫妻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更多的相处、支持、磨合,为孩子的到来孕育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如果作为孕产妇,情绪真的比较糟糕,该怎么办?
答:1. 首先试一试上面的方法,尝试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情绪调整。
2. 如果自我情绪调整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以尝试使用各家医院和专业机构的线上问诊和心理热线获得一些帮助,等待疫情好转后前往医院就诊。
3. 如果孕妇情绪非常糟糕,可以在做好充分防护的情况下至医院就诊,我院“妇女心理卫生门诊”照常接诊,门诊地点:6号楼(保健楼)三楼13号诊间。
六、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进行线上问诊和求助呢?
答:疫情期间,各个机构和组织纷纷推出网上看诊和免费的心理热线,可以自己留心搜寻一下,以下途径可以参考:
1.“江苏省人民医院”免费视频问诊中选择“临床心理科”。
2. 江苏省各市的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可从微信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便民服务--心理热线”里查询到,为方便查询列出如下,也可自行前往小程序查询。
最后,祝福那些奋斗在一线的英雄平安回家,回归他们的普通的生活,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也祝福大家作为普通人和国家一起做的努力能换来好的结果。等待夏天到来,迎接新的生命,迎接自己新的出发。
来源: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3WB2Jgz8qWTalhiyLXr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