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输入会否导致本土第二次流行?疾控中心回应了!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25  查看次数:726

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尊友介绍,目前,全球新冠肺炎形势很不乐观,病毒还在继续蔓延扩散。数据显示,最近我国输入性病例在增加,我国枢纽地区和口岸城市防止输入性病例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

 

为了有效控制输入性病例增加,中国疾控中心已经建立了“三道防线”,这“三道防线”能够很好地抵御境外输入病例。

                       

吴尊友介绍:境外感染者入关的时候,海关是第一道防线。海关通过测量体温、询问症状以及对过去14天旅行史的报告,能够发现如果已经有症状的,或者说在出发以前就有症状的,能够筛查出来,筛查出来以后直接送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去接受治疗。

 

第二道防线就是入境以后的人员要隔离观察14天。如果是处在潜伏期的进来了,在这14天的观察当中就能够发现,他出现症状了,很快就会送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去诊断治疗。

 

第三道防线,病人出现症状以后要去就诊。经过前一阵新冠肺炎防疫的实践锻炼,我们的医务人员已经有这个意识了,一旦有病人就很快进行治疗。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输入病例基本上堵在了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兜底的第三道防线现在还没有发现病人。所以三道防线应该能够很好地防范输入病例造成再次流行。

 

无症状感染者不会造成传播扩散


吴尊友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是指在身体中检出新冠肺炎病毒,但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人。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通常来自于流行病学调查后的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无论是否出现症状,无症状感染者都已在密切接触者的管理之中。他们均来自密切接触者,都是独立隔离观察,一旦出现症状,就转入医院治疗,不会造成社会上的传播扩散。


新冠病毒排毒时间比SARS和流感更长

 

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王贵强介绍,初步来看,新冠病毒排毒时间比SARS和流感更长,对这一新的疾病还需要积累经验和数据观察。 

低风险地区不戴口罩是安全的

 

吴尊友表示,新冠病毒通常出现在三种环境:有新冠肺炎病人就诊治疗的环境;有新冠肺炎病人且尚未就诊的家庭;新冠肺炎病人尚未就诊且处于封闭环境时。对于数周无新发确诊病例的低风险地区,不戴口罩也是安全的。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安全指引,民众在家里和敞开的外部环境没有必要戴口罩,如果在人员密集地区,还是应该备有口罩,在近距离接触时戴上口罩。 

教室无法保证间隔1米以上怎么办

 

近期,低风险地区陆续开学,但是有些教室人员密度比较大,很难保证间隔1米以上,如何应对?吴尊友介绍,低风险地区学生和老师居家隔离后,已经基本排除了潜伏期感染的可能,要做好每日体温监测,如果出现异常要报告及时处理。

 

转自:中国青年报(https://mp.weixin.qq.com/s/kt42OyITQOs_8G7ghE0E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