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出行:最近选择什么方式出行,才安全?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丁香医生  发布时间:2020-04-13  查看次数:331


 

最近,上班通勤可不同寻常。出门爸爸喊你戴口罩,回来妈妈拉你洗小手,每个人都格外注意各种杀消细节。

 

那么,通勤路上又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我们根据不同交通工具,给到了相对应的注意事项。

 

 

公交车

 

 

公交的密闭性相对来说比较好,空气流动性差,人员又多又杂,乘坐的时候要注意加强防护。

 

 上车要「我自闭了」:

 

建议大家上车之后「自闭」一些,乖巧地坐单人座或者站在人少一些的地方,少和陌生人交流,可减少飞沫喷溅。车上的公共设施不要乱摸,管住手,不要揉眼睛,或者可以使用纸巾或一次性手套抓握扶手。

 

注意尽量全程戴口罩,并且打开车窗。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下车之后,get 「洁癖三件套」:

 

1. 摘下口罩,认真清洗双手,给手部消毒;2. 可以将外穿大衣在通风处挂起;3. 用酒精棉片擦拭钥匙、包包表面,进行简单消毒就好。

 

如果看到有人不戴或者不正确佩戴口罩并且在车厢内高声谈话的,赶紧跑。

 

 

地铁

 

 

地铁上的通风设施比公交车上的好很多了。最近,不少城市地铁都有开通风系统;定时消毒空调系统等设施。在一些人流量密集的车站还会有红外热成像仪,认真监测乘客体温。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尽管车厢内的空气相对公交好很多,但是还是要注意以下这些小问题:

 

 配合工作人员工作:

 

全程戴口罩也必须是标配,除此之外,还要主动配合体温测量、出示健康码。

 

 不要去人多的车厢:

 

在站台等车不要拥挤,排队时与前面的人保持 12 米的安全距离。

 

不要在人多的车厢滞留,做个「移动的社恐人士」。尽量继续「自闭」一点,能降低风险,关键时期就不要争做社交名媛了。

 

 自己多注意时间上的 bug 

 

最近,不少地方的地铁线路和开车时间都有所调整。乘坐地铁前一定要做一做功课,确认相关信息,避免不必要的迟到,影响精神小伙的职场生涯。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注:友情提醒,也不要神经过敏,有些行为大可不必!不然,恐成为网红,还是露脸的那种。

 

保持 1 米距离之错误示范: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乖巧上班之错误示范: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公共交通人多口杂,移动手机记录功能强大,如果行为太奇葩,小心一不小心火遍全网……


私家车/网约车

 

最近租车党数量上升,很多人加入了开车通勤一族,有些伙伴也叫网约车,因为接触人少,对于中长途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个人驾驶私家车,可以不必过多依赖口罩,充分享受自由的安全出行。但是私家车通勤门槛挺高,长期叫网约车上班也开销不小,家庭实力可以的朋友可以考虑。

 

特别提醒网约车上班的伙伴,注意减少拼车、后排入座、开窗、全程戴口罩。

 

 

共享单车

 

 

骑共享单车是一个既经济又环保安全的通勤方式。同时记得在特殊时期,上车前最好用酒精棉花擦拭坐垫和把手。不要骑到人多的地方,减少中途停留。达到目的地后,要记得消毒双手。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一人一车的其他选择:电动车

 

 

别忘了还有电动车这样经济实惠且自由的通勤选择,轻松实现一人一车,只要注意以下事项,就不失为安全出行的上佳选择:

 

1. 一定要戴头盔,护好自己的小脑壳;2. 注意车速,法律规定商家将车速限制在最高速不超过 25 km/h。但对于交通状况较为复杂的城市地区,根据出台的相关法规,要求电动自行车在市内行驶最高速不超过 15 km/h3. 载人有危险,需要谨慎一点点;4. 喝酒后开电动车也是「酒驾」!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特殊时期,需要给到出行特殊的关注。「一人一车」是我们较为倡导的出行方式,骑电动车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这也是雅迪电动车一直倡导的出行理念:我们骑着心爱的电动车,自由自在地出行,可以不用去挤乘人多的公交地铁,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来源:丁香医生 https://mp.weixin.qq.com/s/P0wmNt3P3283_YKr2GiA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