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所说的生命至上这几个字,让我再一次感叹我们国家真的很了不起。”这是今年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王水最大的感受。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同时也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王水就“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交了相关提案。他说,公共卫生是一个热点话题也是一件切乎民生利益的大事,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作为一名医卫领域的政协委员,王水一直在思考如何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他发现,当前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康复医学学科之间还没有建立起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融合机制,因此,加强此方面的医学教育成为他今年带上两会的提案之一。他说,虽然各学科之间并不互相矛盾,但在实际过程中却出现交流通道闭塞的“痛点”,高校要向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倾斜,以补齐这一短板。
诚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所说,“在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不少薄弱环节”。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王水坦言,虽然我国当前防疫工作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战略成果,但此次抗疫反映出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不足和短板值得反思。“这几年,由于较少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很多综合医院中与公共卫生相关的学科处于闲置状态,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有的甚至逐渐萎缩。这样不仅浪费医疗资源,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还会出现应对不及时的情况。”因此,他建议,将综合医院中与公共卫生相关的发热、传染病等临床学科建设纳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同时国家在人力、物力方面给予配套支持。他建议,可以普及拓展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例如在平时就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志愿者,就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何应对进行系统培训。
关爱护士团队的发展和成长,也是王水带去两会的提案之一。有数据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全国有2.86万名护理人员驰援湖北,约占援鄂医疗队员总数的近七成。疫情期间,王水带领全院广大医护人员坚守防疫一线,他也深知护士群体对防控疫情的重大贡献。他建议,要加大对护士的培养力度,同时加强对护士的人文关怀,提升护士群体的职业认同感。
来源:江苏经济报https://mp.weixin.qq.com/s/ytrese5o91p-7vm1gsN3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