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别再用塑料瓶装吃的了!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江苏疾控  发布时间:2021-07-07  查看次数:508



攒塑料饮料瓶,是不少父母长辈的习惯。

 

除了攒起来卖钱,还经常对这些塑料饮料瓶进行「废物利用」。

 

比如说用来分装酱油、醋、油等各种调味料。


这种带喷嘴的塑料饮料瓶,父母长辈、小吃摊贩们经常用来装油或调味料。

 

要不然就是当做储存容器,用来装米面、芝麻、辣椒面等。


 

这看起来是件勤俭节约的好事情,但其实重复使用塑料饮料瓶,有不小的安全隐患。

 

一些塑料饮料瓶自己也会标注上「请勿重复使用」的提醒,但很多人都忽略了。


为什么不建议

 重复使用塑料饮料瓶?

 

 

目前大家能买到的大部分塑料饮料瓶都是 PET 材质。

 

一款饮料产品在设计生产时,它所使用的 PET 塑料瓶会进行相应的「迁移实验」,确保 PET 塑料瓶在盛装被测食品时,向瓶中食品迁移出的有害物质,不会超过安全限量。

 

所以 PET 塑料饮料瓶本身只要符合存放条件,也没有破损开封之类的,本身没啥毛病。

 

超市、小卖部里售卖的饮料,其包装大部分都是 PET 塑料瓶。


但注意了!

 

如果重复使用,更换里面盛装的内容物,就很可能导致本身安全的塑料饮料瓶变得不安全。

 

用装矿泉水的塑料饮料瓶,来装酱、醋、油或储存米面、芝麻、辣椒面等,这其实是一件很不妥的事。

 

有明确的研究表明,同样的 PET 塑料瓶在同一温度下,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的一种)在水里和油里的迁移量,相差了近 20 倍。

 

还有,醋的 pH 值是很低的,大部分 PET 塑料饮料瓶在生产中,都可能会用到「锑」这种金属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在酸性、碱性环境中的迁出率会有所增加。

 

这些有害物质迁移量暴增的原因,都和错误使用塑料饮料瓶有很大关系。

 

但有些读者可能会好奇了——

 

很多调味料、粮油也是用的塑料瓶盛装啊,就没风险了吗?

 

这种情况下,确实不用太过担心。

 

酱醋、粮油等食品为了满足食品安全性,其所盛装的塑料容器是「量身定制」的。

 

用来装调料、粮油的塑料容器,在设计生产时,会用其所盛装的物质相近的食品模拟物来进行「迁移实验」,期间会根据食品的特性调整包装的工艺和配方,以求迁移实验能够合格,安全性由此得以满足。

 

所以经过「量身定制」的塑料容器,在盛装调料、粮油时还是比较安全的。

 

但用来装水或饮料的塑料饮料瓶,可不会为了装油、装醋去调整工艺和配方噢。

 

厂家本身就没有让大家继续重复使用这些塑料饮料瓶的想法,自然在生产阶段就不会多花精力成本去搞额外的事情。

 

所以真没必要去冒这个风险,用塑料饮料瓶再分装调味料或储存食物。

 

高温和时间

 也会让塑料饮料瓶

 变得不安全

 

 

高温会促使有害物质的扩散。

 

用塑料饮料瓶分装调味料后,不少人会选择把它们放在厨房的灶台附近,炉火的高温可能会让分子的活动加剧,塑料饮料瓶中有害物质的扩散,也会随之加剧。

 

依据热力学扩散曲线模型,高于 60℃ 后,各种有害物质扩散的速度,基本上是以指数级上升的。

 

塑料饮料瓶,装高温液体或靠近高温环境,会发生扭曲的形变。


 

 

另外,长时间使用也是个大问题。

 

有些朋友家里,用塑料饮料瓶装调味料、食物等,一装就是一年半载甚至好几年。

 

但实际上,即使按照设计好的使用场景,在常温下盛装纯净水,当盛装时间超过设计年限太多时,也同样会出现塑料饮料瓶中的有机物等迁出量明显增大的现象。

 

那就更不要提换了里面的内容物后,还长时间使用,风险可是大大的哇。

 

2,6-二氨基甲苯」是塑料制品的加工助剂之一,即使是在常温情况下,随着时间的增长,也会越迁越多。


 

迁出的物质

  对人体害处有多大?

 

 

我们还是用常见的 PET 塑料饮料瓶举例。

 

这种塑料饮料瓶中迁出的有害物质,根据生产工艺与材质本身的不同,拥有很多种。

 

除了部分在加工时使用的金属催化剂如「锑」以外,其他多数是「有机物」。

 

先说说锑,这种金属催化剂在 PET 塑料瓶的生产中几乎不可避免。

 

锑的毒性和砷类似,对人体的正常代谢有很强的干扰作用。虽然小剂量的锑对人体影响不会非常明显,但它存在一定的蓄积作用,长期慢性摄入会给人体各器官、各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伤。

 

 

再说说有机物,PET 塑料饮料瓶中的有机物,大都是塑料加工过程中,为了增加塑性,提高产品性能,提供阻燃、着色等功能所使用的助剂。

 

其中为了增加塑性所使用的助剂,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塑化剂」。塑化剂的种类非常多,绝大多数有或大或小的毒性,其中有些物质虽然缺乏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

 

塑化剂对人体绝对没有什么益处,能避免摄入就避免摄入。

 

 

 

专门买的塑料储存罐

  有没有啥风险?

 

 

虽然塑料在盛装食品时有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但塑料本身基本几乎是不可替代的,大家生活中也会买一些塑料储存罐之类的来盛装食物。

 

其实使用时,只要遵循好使用说明(如使用温度、盛装物品种类、是否可以重复使用等),塑料制品还是挺安全的。

 

不用谈塑色变。

 

但市面上的塑料制品鱼龙混杂,研究所建议大家在选购、使用塑料制品时,注意以下 4 个点:

 

 

坚决弃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在迁移实验中,对于复用材料和一次性材料的迁移率要求是有很大差别的。

 

重复使用塑料饮料瓶的风险上面说了,我们不再赘述。但还需要注意的是,像外卖餐盒这类一次性用品,用完后也建议坚决丢弃。出于成本控制的原因,通常一次性餐盒不会拥有非常高的安全标准。


 

了解清楚该塑料制品,是否可以盛装食品以及可以盛装食品的种类

 

国家要求用于食品接触的制品,都应当拥有「食品接触用」「食品包装用」等类似用语,或者有「调羹筷子标志图」:


 

并且使用塑料制品前,应该充分了解清楚可以盛装的食品有哪些或者看好说明书,防止「上错花轿嫁错郎」。

 

 

可重复使用的塑料制品,应该具备「反向箭头标志」,而不是「三角循环标志」

 

一个塑料制品如果可以重复使用,那它应当具备下面这个「反向箭头标志」。


而常见的「三角循环标志」其实是说明这个塑料制品可以被回收再生利用,并不是证明它可以重复使用。


但这个标准属于推荐标准,并不是强制标准,所以可能并不是所有的塑料制品都拥有这么完整规范的标识信息。

 

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尽可能在正规渠道的大品牌进行选购,相应的保障可能是更高的。避免在小商家、小摊贩购买三无产品,这样随之而来风险也可能更高。

 

 

实在嫌麻烦,用「替代品」

 

塑料制品太多太复杂,挑花了眼也还是选不对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选用玻璃、陶瓷的餐盒、水杯、调料罐等。这些材料主要的污染物迁出情况,相较于塑料制品还是要好一些的。

 


 

塑料制品的问题,确实让很多消费者难以处理,首先大家很难意识到里面的问题在哪,其次光是用眼睛看,也很难发生不对。

 

除了我们今天讲到的塑料饮料瓶,超市果蔬区里经常出现的塑料袋,也有同样的问题。

 

很多正规超市、集市里使用的塑料袋,这几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开始的什么标识也没有,到印有「食品专用袋」,近几年又改为了「果蔬专用袋」,使用场景越来越明确。

 

这就是商家发现有消费者将这些塑料袋拿回家后,用来盛装肉类食物或者长时间拿来储存粮食、调味料等,这些行为会造成安全隐患的出现,由此商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以提醒大家。


 

在塑料制品安全被更加关注的今天,除了国家和商家做出努力以外,我们自己也得多多留意使用情况。

 

勤俭节约是美德,但它得用在正确的地方。

来源:江苏疾控(微信号:jscdcwx)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lL2zeJLRhNYcw147m4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