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有想到,鹦鹉用这种方式上“热”搜!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无锡疾控  发布时间:2021-10-14  查看次数:238


最近“鹦鹉”貌似c位出道火上热搜

疾控君敏锐地感觉到:

摊上大事啦!

与它相关的疾病“鹦鹉热”

着实叫人望而生畏!

9月,浙江丽水市首次报告鹦鹉热病例:

确诊6例,临床诊断1例,

其中1例救治无效死亡。

1月,无锡市民王女士(化名)由于感染“鹦鹉热”,

在二院重症医学科(ICU)治疗近一个月,

抢救期间甚至使用了VV-ECMO


疾控君惊了!

为啥名字这么好听的疾病

造成的后果这么严重?!

鹦鹉热

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宿主是禽类,因此该疾病也称之为鸟疫。

 

本病感染来源多见于鹦鹉,其他感染来源多与鸡、鸭有关;

 

不仅冬季有病例发生,夏季也有病例发生。


传染源

主要是鹦鹉家族的鸟类(又称鹦鹉目鸟类,包括长尾鹦鹉、鹦鹉和鸳鸯);家禽、鸽子、金丝雀和海鸟较少。

外观健康的鸟可能是携带者,可排出病原体,尤其是拥挤和航运使其紧张时。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感染:

多发生于打扫禽舍、清理鸟笼或鸽舍,吸入被鸟类和家禽污染的空气。

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感染:

多发生于宰杀及清洗禽类,或被病鸟(家禽)或带菌的鸟(家禽)啄伤或抓伤。

鹦鹉热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并不常见,在患者死亡前的48h内,常见严重咳嗽,衣原体随咳嗽排出形成气溶胶,可造成周围人员感染。

 

潜伏期

潜伏期往往难以确定,一般认为6-15天,个别病例的潜伏期可长达近40天。

 

传染期

鸟(病鸟或外观健康的鸟)可间歇性排出病原体,有时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排病原体。

 

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免疫短暂且不完全。老年人感染后病情较重。没有证据表明有抗体的人具有抵抗力。

 

临床表现

本病呈急性发病,患者发冷、喉痛、头痛、不适、体温38℃左右。典型病例临床表现为非典型性肺炎,干咳、少量粘液,有明显铁锈色,个别主诉胸痛。

 

治疗

病例应采取隔离治疗,首选四环素,土霉素有同样效果,红霉素效果亦佳,还可用氯霉素。用药剂量要大(四环素2-3g/d,分4次服),疗程要长(退热后至少要用10天),否则会复发和长期带菌。

 

防控措施

开展健康教育:

预防本病主要是勿与病鸟接触,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鸟类。


环境管理:

严格遵守养禽和鸟类贸易集市以及运输过程的检疫制度,对发生过感染的场所和房舍给予消毒处理,必要时需采取检疫和进行隔离观察等措施。

 

转载:无锡疾控

https://mp.weixin.qq.com/s/N4q0VOcz-DAE3F3f9rJc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