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的起源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乐天行动派  发布时间:2022-05-07  查看次数:943


最近,“隔离”(Quarantine)这个词盘旋在了我们所有人的头顶。这个词可以追溯到14世纪黑死病流行的时代。Quarantine的词源,来自拉丁语quadraginta和意大利语quaranta,两者的意思都是“40”。

 “隔离诞生于黑死病

 

1793年,黄热病袭击了美国费城,水手们被隔离在城外一家医院;1892年,斑疹伤寒登陆纽约,至少有70个人被隔离在附近的一个岛上;2003年,非典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传至加拿大,多伦多3万多人被隔离;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期间,从疫区返回美国的卫生工作者被隔离。

■ 伤寒携带者感染了食物 / 维基共享

追溯隔离一词的起源,要回到14世纪中叶的欧洲。当时,臭名昭著的黑死病(一种鼠疫,由老鼠身上的跳蚤传播,感染者会发烧,身体出现脓包,最后悲惨死去)席卷了欧洲大陆,从1343年开始暴发并于1347年至1350这三年间,杀死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口。这场瘟疫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伤亡事件之一,也提醒人们面对瘟疫需要果断采取行动。

 

当时,受威尼斯控制的港口城市拉古萨(今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的官员通过了一项法令,被称为“trentino”——对来自疫区的船只隔离30天,所有居民严禁到访隔离区,如有人违规,也会被隔离30天。这项法令变成了惯例,在接下来80多年的时间里,马赛、比萨和其他许多城市都采取了类似措施。

 

其后一百年,隔离期从最初要求的30天延长到了40天,trentino这个词也演变成了quarantino,也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英语单词隔离的词源。

■ 马耳他隔离区全景 / 惠康图库

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为什么隔离期被延长到了40天,但学者们对此做过一些推测。数字40,包含了很多文化意义,许多圣经上的故事都用了这个数字,例如耶稣在沙漠中的斋戒,摩西在西奈山上待过的时间,以及基督教的四旬斋。还有人认为,这很可能只是因为30天的隔离期不足以让疾病消失。

 

科学史学家卡尔·阿普恩(Karl Appuhn):这个设定非常武断,为什么是40而不是3050?隔离政策变化无常——有时候,病都好了,隔离才刚刚开始,所以很多情况下,人不会被隔离40天那么久。

 

对有些人来说——尤其是有钱人,隔离可能是个可选项:有人能逃避隔离,有人能花钱提前出来,还有人能在强制隔离的命令下达时远走,直到疫情结束了再回来。因此,受隔离影响的,往往都是穷苦人家,也就是那些别无选择的人。

 

隔离诞生之前的措施

 

虽然隔离一词诞生于黑死病时期,但隔离病人的做法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事实上,在圣经中就可以找到隔离麻风病患者的提法,而14世纪上半叶在威尼斯就存在了名为拉扎雷托(lazarettos)的医院,这个医院故意在建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拉扎雷托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以拉撒路(Lazarus)命名的,拉撒路是天主教中麻风病人的守护神)。

 

当黑死病肆虐欧洲,城市中的官员不知道瘟疫的起因,但也在努力遏制疫情蔓延。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微生物的概念,也没有成熟的疾病传播理论,所以关于传染病,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 意大利那不勒斯的隔离医院拉扎雷托” / 惠康图库

阿普恩:有人说瘟疫由糟糕的占星术引发,有人说这是上天的惩罚。但是,在早期遏制疫情的尝试中,人们还是发现,感染者或受感染的物体与未感染的人之间接触就会传播疾病。

 

在隔离相关的法规出现之前,意大利雷焦的官员宣布,感染了瘟疫的人应该被带到城外的田地,要么在那康复,要么在那死去。阿普恩:电影《巨蟒与圣杯》里的瘟疫场景是真实的,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他们会把病重但仍然活着的人带走,扔在这些偏远的岛上,任他们自生自灭。

 

1348年黑死病的暴发迫切需要巩固这些程序,并为其建立一个法律框架。当然,也赋予了这些措施一个合理的名字——隔离。

 

在美国,制定任何形式的国家隔离政策都需要一个过程。最初处理传染病的问题由各州自己负责,但黄热病的反复暴发促使美国国会在1878年通过了《国家隔离法》(National Quarantine Act),为联邦政府的参与铺平了道路。1892年,霍乱疫情让官员们被迫给与联邦政府更多权力来实施隔离要求。到了1921年,隔离已完全由国家层面执行。

 

今天,美国各地有20个隔离站,用于隔离感染了黄热病、霍乱、鼠疫等传染病的病人,正是因为这些疾病的流行,我们才有了演变至今的隔离体系和制度。

 

本文编译自科学星期五Sicencefriday)官网文章:The Origin Of The Word ‘Quarantine’.

 

 

来源:乐天行动派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Ud4Lsvf3fp1dSwX4b7Ox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