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正在无意识地跷二郎腿?建议赶快放下……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人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1-30  查看次数:10



 

 

小王:我工作一年多了,上班时一直对着电脑,前不久出现了腰痛,不能坐着,也不能弯腰,就诊后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治医生说我的腰痛在很大程度上与跷二郎腿有关,并且跷二郎腿还会引起其他身体健康问题。这让我感到非常担心,请问跷二郎腿的危害真这么大吗?

医生:像小王这样的办公室人员出现腰痛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其实,跷二郎腿有不利的方面,也有有利的方面,只是不利远大于有利。

 

小课堂

什么是跷二郎腿

架腿而坐,跷一脚,谓之二郎腿。诗人流沙河曾撰有《二郎腿的解释》一文,饶有风趣地解释了二郎腿的来历。

 

为什么人们喜欢跷二郎腿

缓解下肢肌肉群的不适感   久坐易引起髂腰肌和股直肌紧张,而跷二郎腿的动作是屈髋和髋关节外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紧张肌肉被牵拉而造成的不适感。

放松臀部肌肉   跷二郎腿的动作与梨状肌拉伸的动作很相似,故可以适当拉伸梨状肌。

调节身体平衡   跷二郎腿是人采取舒服姿势时一种简单的自我平衡,若骨盆本身高低不平,如左高右低,就可以经常跷起右腿坐着,以纠正骨盆倾斜的角度;产后女性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跷二郎腿,以增加骨盆的稳定性;跷二郎腿还能降低坐姿时下肢的压力,避免人因过度紧张而不自觉地晃腿,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跷二郎腿还能遮掩私处,显示仪态端庄。

 


 

长期跷二郎腿会引发什么问题

造成圆肩驼背   跷二郎腿时,由于两侧骨盆受力不均匀,脊柱会发生代偿性的一定程度的左、右侧弯,以保证身体平衡;同时,由于脊柱后凸,还会造成头前倾、圆肩驼背。

导致慢性腰痛   跷二郎腿会限制被压腿的血液流动,导致左、右腿部肌肉力量不平衡。此外,长期跷二郎腿还会引起骨盆侧倾、腰椎侧弯、长短腿体态,以及慢性腰痛。

影响男、女的生殖健康   跷二郎腿时两腿夹得过紧,会使大腿内侧及生殖器周围温度升高,对于男性,会损伤精子;对于女性,会导致会阴处形成潮湿环境,引起病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一系列妇科疾病。

 


 

什么情况下需要到医院就诊

跷二郎腿后,一旦出现腰部、臀部、髋部、下肢疼痛,或其他脊柱相关疾病,包括长短腿、高低肩、下背痛等,一定要及时就诊。

 

预防慢性疼痛的良好姿势有哪些

人体犹如一台精密的机器,需要常保养,其中保持良好姿势是最简单、最省钱的保养和预防慢性疼痛的方法。

坐、站、卧、抬是我们常用的4个姿势,把这4个姿势做好,会大大减轻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

 

良好坐姿  对于长时间坐在椅子上学习和工作的人群来说,采取良好坐姿十分重要。良好坐姿就是要上身坐直,上肢自然下垂放于椅托,臀部尽量向后靠在椅背上,两腿自然下垂,两脚自然踏地。

 


良好站姿   站立时尽量不要驼背或上身向一侧倾斜,从侧面看耳朵、肩膀中央、腰部中央、关节及外踝呈一条直线。

良好卧姿   卧姿要求枕头高度适宜,完全仰卧时膝下垫一个软垫,可恢复腰椎的生理曲线,感觉更舒适;侧卧位时,膝关节屈曲,并在两腿之间夹一个薄的软垫。

良好抬姿   弯腰抬重物对腰椎负担最大,所以很多人都是在抬重物时损伤腰椎。弯腰抬重物时应注意保持腰背挺直,缓慢屈膝下蹲,抬起时腰部挺直站立,特别注意不要扭腰。

 

 

预防慢性疼痛除了需要良好姿势,还需要什么

保持良好姿势会打下一个好基础,减少慢性疼痛的发生。但即使是良好姿势,我们也很难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也会时不时出现。不良姿势的确会伤害身体,前提是必须达到一定时间,每天各种姿势不断变换,哪怕有一些不良姿势,其实也并无大碍。

有时候,当我们活动时,就会感觉慢性疼痛有所缓解;当我们保持一个姿势不变时,就会感觉慢性疼痛加重。这是因为我们活动时避免了身体总是处于一个固定姿势。

所以,预防慢性疼痛需要良好姿势,还需要经常变换姿势,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

 


小贴士

若你有跷二郎腿的习惯,请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体态评估。这是为了搜集更多信息,节省时间,以及方便进行更全面的治疗。

长期久坐、久站、经常低头玩手机、不正确的搬重物姿势等不良的行为习惯,会给腰椎增加一些额外的压力,从而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即使已通过运动康复缓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但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仍可能导致其复发。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家庭医生在身边——常见症状识别与处理》

本书主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任菁菁

本文作者:

王莉珉

 

声明:本材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来源:人卫健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gUOGARUc3kkOjqGf-P3GQ